2022-9-25
每次拍攝黃昏景觀心情有少許忐忑,大自然景象變幻萬千也是令人嚮往,
上次在下白泥「食白果」,今次到市區較方便的荃灣西。
太陽落下位置未到理想位置,相信要到下個月太陽落下位置較貼近天橋,
拍攝大自然風景,雖然心情有少許忐忑,但都抱着既來之則安之。
分享照片記錄,天色不算理想使用相機白平衡帶出黃昏氣氛。
開始漸入佳境,但因煙霞仍密,相信不會是最佳狀態。
2022-9-25
每次拍攝黃昏景觀心情有少許忐忑,大自然景象變幻萬千也是令人嚮往,
上次在下白泥「食白果」,今次到市區較方便的荃灣西。
太陽落下位置未到理想位置,相信要到下個月太陽落下位置較貼近天橋,
拍攝大自然風景,雖然心情有少許忐忑,但都抱着既來之則安之。
分享照片記錄,天色不算理想使用相機白平衡帶出黃昏氣氛。
開始漸入佳境,但因煙霞仍密,相信不會是最佳狀態。
免費一年入場的 M+博物館,於2022年11月12日開始入場收費,
我乘免入場收費的便利,在9月23日再遊M+,今次重臨沒有像去年那麼人多擠迫,
感覺輕鬆自如,而且拍照片也挺方便。
全新觀賞遊樂設施、遊戲地景在天台花園,也可以飽覽維港景色。
今次到訪重點欣賞幾個區域,發覺西展廳「安東尼.葛姆雷:亞洲土地」
已經封閉,不知道是否與收費後的「草間彌生展覽」在此展出有相關!?
東展廳「物件 ‧ 空間 ‧ 互動」其中斥巨額購置、
由東京空運到港的倉俁史朗《清友壽司吧》,
是高價夜冷展品,每次限時觀望半分鐘,
謂體驗其後現代美學室內設計風格云。
我最大感覺是「空蕩蕩的物件 ‧巨額購置空間 ‧祇半分鐘互動」。
我不懂當代視覺文化,還是看看我尚懂得的當代視覺文化。
南展廳「個體 ‧ 源流‧ 表現」當中呈現藝術家在當代亞洲迥異的創作視野,
其中李明維《魚雁計劃》你可以在三個亭子以襌定姿勢寫信,
觀其參觀者大多數以「打卡」最備受歡迎。
很有感受的我們曾經年輕過!
人們的最後住舍?!
香港藝術家張志強2020的作品,M家委約創作,
使用冰冷的不銹鋼素材,名題<變形蝸居>。
「M+希克藏品:從大革命到全球化」,展覽將主要是按時序回顧1,
970年代至200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歷史足跡,
我很欣賞此幅來自作者孫國岐與張洪贊,I974年作品「引來銀河水」 。
我用M+幾幅名畫作背景,叨光自拍。
日本畫家「白髮一雄」在1954的作品,他棄任何畫筆畫工具,
只用手指和指甲完成這幅緋紅色的抽象畫,他在整幅畫布上畫畫出細密痕跡,
如同波浪般翻騰跳動,迸發來自身體的能量,畫作表面顏料風乾後出現的裂紋,
被他視為作品的一部分, 白髮一雄的技法反映 ,他渴望全身投入繪畫之中,
直接與畫布相觸。隨後他進一步開拓這種技法,以雙腳創作大型畫作而聞名,
其時他是「具體美協會」的成員。
來自香港畫家韓志勳塑膠彩作品《恆淵》圓可以去多意義,
對韓志勳來說他是永恆象徵,是完美符號,
藴藏遠及宇宙、更是近至我們自身軀體的事物。
《恆淵》以冷峻的藍色呈現巨大的圓,中央有一度撩人的狹縫。
以噴槍繪出柔够輪廓,令這形體顯得輕盈縹緲。
除了大館,此有燈光旋轉樓梯也是打卡熱點!
像舊式髮型屋的吹髮器
三小時的觀賞後溜走入多媒體中心,籍觀看250條介紹展品短片,順便休息。
在「學舍」有趣的收據。
學舍最新活動
温馨提示:逢星期一休館。
2024-1 2 - 1 (第二天) 我們吃過豐富的自助早餐,起程到達「珍珠野生動物園」,土人跳舞歡迎賓客 。 看過在玻璃園內受保護的小動物後,再餵食乾草給羊羊。 皮膚像白化了的駱駝。 32位團友 一起乘坐遊園車近距離觀賞野生動物, 犀牛、長頸鹿、斑馬、...